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信箱投稿>>箐华文苑

为军工存史,为后人明德

发布时间:2022-06-16 02:55:52|栏目:箐华文苑 |浏览次数: 138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句话是每一位为中国军工事业做出贡献的军工人物的真实写照。在许许多多为军工事业辛勤奉献的英雄之中,有的遵照“一生只做一件事,不用浮名伴此生”的格言终身为军工事业拼搏;有的是“平沙莽莽黄入天,大漠埋名五十年”的战士;有的“在刀尖上跳舞”,用身体保卫辽宁舰飞上蓝天;还有的在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他们是真正为军工存史,为后人明德的英雄!
        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也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人民军工精神便是自此诞生,至今已有90年。在这漫长却又伟大的90年中,从一开始“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再到如今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我国军工事业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我们国家一步步走向强大的重要见证。军工精神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心为国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不放弃的精神,伟大的军工英雄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精神,才使得我们国家的军工力量从弱到强,军工事业从小到大,使得我们的国家一步步在军工方面走向富强。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有着无限机遇与可能的、有着光明远大未来的时代,作为青年一辈的我们,应当弘扬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的军工精神,激发“把一切献给党”、永远跟党走和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热情,以青春之热血奉献青春之国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的军工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得到如今的成就。自明清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我们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失去联系,彼时英美资本主义大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而我国却仍然保持着从古时一直延续下来的农耕文明,小农经济中自给自足的特点也使得当时的中国无法跟上世界的脚步走向工业化的时代。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武器有着明显的差距。我国老旧的武器在与日本精锐部队抗衡的时候吃了大亏,在这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时刻,我们的科技人员以及战士开始自己动手,紧急研发战场上急缺的武器,也许正是从那时起唤醒了国人发展军工事业的心。再后来,我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了,但没有人可以忘记在阅兵时一架飞机来来回回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的场景。有一张老照片也深深刻在我的心里,我国军事领导人在参观外国先进的飞机时,小心翼翼地踮着脚探头看的样子是多么的令人心疼啊。直到后来,随着中国一天天的发展,我国的军工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科研人员顶着压力,怀着前路未卜的担心,在一次又一次的计算之后,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之后,终于,两弹一星的伟业创立了!从此以后,我们不光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也有了自己的战机,自己的航母,自己的载人航天飞船。在21世纪的新中国,阅兵式上见到的不再是简陋破旧的武器,而是崭新的有强大力量的武器,阅兵式上空的战机不用来来回回地飞,取而代之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新的战机。即使长路漫漫,但正是一代又一代不辞辛苦不畏艰难的军工人物的坚守,才能有今天的军工事业如此伟大的成就。
        我以我血荐轩辕,后辈亦可展宏图。在现如今的中国,已经有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被培养为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在军工事业的各个领域用新鲜的血液为军工事业注入新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青年在飘扬的党旗下默默许下了为国奉献的理想,他们坚信:没有中国人干不成的事情,没有中国青年踏不平的路!怀着勇攀高峰的信念,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国的军工力量更上一个台阶。军工人投身军工事业,是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于肩负使命,勇于放弃自己的小乐趣,甚至放弃自己的小家来成就我们这个大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家,可世界并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仍有许多国家在遭受着战火和硝烟的肆虐,他们的家园被战火摧毁,甚至失去最后一寸栖息之所。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便不禁让我们意识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在弱小的国家横行,因此,军工事业仍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捐躯赴国难的精神不能丢,为国奉献的精神不能丢。作为以核军工为特色的东华理工大学的一名学子,在学校的教育下我更能懂得军工对于一个国家政权的安定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我国一如既往的长治久安,为了让人民免遭战争的苦难,我国仍需,也必须努力,让我国的军工实力与国际地位相匹配。在当今社会,军工事业仍然是国家重视发展的事业,军民一心的思想也牢牢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军为民创下丰功伟绩,民也深深拥护着军,军民鱼水情便是如此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军工事业也应当顺应时代的脚步,在新兴科技的带动下发展现代化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型军工业,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与军工精神相结合,让军工事业与日俱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一辈的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军工事业的意义,让军工事业伴随着爱国思想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更应铭记历史,深刻记住中国在发展军工事业中走过的每一道坎坷,为军工存史;也应在新的时代下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做法,脚踏实地的以自身之渺小铸就我国军工之伟大。展现出青年的风采,为后人明德,不负来时长路,不负时代重托,不负民族希望,不负青春韶华,让新时代的枪声在我们的手中打响,让新的军工事业在我们的手中铸就。愿我国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坚定不移的跟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做出比历史更加伟大更加辉煌的事业,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东华理工大学宋邢雨;该作品荣获省国防科工文联“军工杯”“一切献给党,责任永在肩——纪念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征文竞赛三等奖)
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文化联合会
电话:0731-88886666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叠山路511号 备案号:赣ICP备2020014980号
网站声明